該患者今年64歲,被稱為“紐約病人”。2013年,她被診斷出感染了HIV,一直接受藥物治療。四年後,她被確診急性髓性白血病。研究團隊希望能同時治療這兩種疾病,於是決定採用成體幹細胞和臍帶血幹細胞聯合移植的治療方式。她也是首批接受使用臍帶血的新型移植方法的人之一。
自2017年8月該女性接受移植幹細胞手術起,四年多以來,她的白血病得到了緩解。移植三年後,醫生停止了她的艾滋病毒治療。據稱,在她接受臍帶血移植後14個月,她的血液中就再也沒有HIV“死灰復燃”的跡象.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艾滋病治療領域的重大進展,估計美國每年有50名患者可以接受該治療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並不新奇。但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為何能治愈艾滋病?
其中的關鍵是一個名叫CCR5的基因
CCR5蛋白是HIV入侵人體免疫細胞的輔助受體。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入口”,當它發生特定突變後,“入口”便關閉了,人體就可能對HIV產生免疫。這種特定突變後的基因,被稱為CCR5Δ32(Δ即希臘字母δ的大寫,音delta)。有些人生來就具有CCR5Δ32,他們可能一生都對HIV免疫。統計表明,CCR5Δ32在歐洲人中的比率約為10%,非洲人中為零,亞洲僅少量分佈,中國鮮有發現。幹細胞移植治療艾滋病,是直接通過尋找具有CCR5Δ32的供體,將他們的干細胞移植進HIV感染者體內,重新打造患者的免疫系統,讓他們對HIV產生抵抗。而使用臍帶血的優勢在於,它取自國家儲存庫,科學家可以在那裡識別血液中的HIV抗藥性突變,也大大增加了為此類患者找到合適供體的可能性。研究團隊在嬰兒捐贈者的臍帶血庫中發現了CCR5Δ32。不過,臍帶血不會產生足夠的幹細胞來有效治療成人疾病。因此在手術時,一位近親還為她提供了血液以增強她的免疫系統。在術後第二天,研究團隊又為她額外移植了來自成人供體的成體幹細胞,以進一步對抗白血病。艾滋病的傳統治療方式是骨髓移植,但是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骨髓移植不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這種移植具有很高的侵入性和風險,因此通常只提供給用盡了所有其他選擇的患者。
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個已知的HIV治愈病例。這兩名都是男性,且都通過骨髓或乾細胞移植治癒了HIV。但由於骨髓移植取代了他們本身的免疫系統,兩人都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這是一種捐贈者的細胞攻擊接受者身體的疾病。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醫生說,相比之下,最新病例中的這名女性在移植後第17天出院,沒有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臍帶血和她近親的幹細胞結合在一起,可能會讓她避免很多典型骨髓移植的殘酷副作用。與治愈前兩名患者的骨髓移植中使用的成人幹細胞相比,臍帶血的可獲得性也更廣泛,且不需要與接受者進行密切配型。科學家說,只要允許部分匹配就有可能治愈每年數十名同時感染艾滋病毒和癌症的美國人。
這種治療會是全球艾滋病患者的希望嗎?
“我不希望人們認為這項技術可以應用於全球3600萬HIV感染者。”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評價道,“它更像是一個概念的證明。”
事實上,無論是“紐約病人”也好,還是前兩位男性艾滋病治癒者也好。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更像是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順帶把艾滋病給治了。
簡單理解,這種幹細胞移植療法旨在用一個人的免疫系統代替另一個人的免疫系統。但這需要用放、化療等手段破壞患者原有的免疫系統,殺死大量已感染HIV的免疫細胞,再通過幹細胞移植重建免疫體系,這對於那些本身沒有患重病的人來說風險較大,而且至少還要先滿足兩大條件——
首先,必須先找到具有CCR5Δ32的捐獻者,但這類人群比例極少。
其次,即使找到了,還需要與患者配型成功。否則,移植後會發生劇烈的排斥反應。
”這類移植對多達20%的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或者會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傳染病科副主任Marshall Glesby博士表示。因此,在目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已經可以很好抑制HIV的情況下,該療法的推廣範圍有限,它只適用於HIV感染合併相關癌症的患者——他們本就需要接受幹細胞移植。國際艾滋病協會候任主席Sharon Lewin也表示,幹細胞移植不是治愈HIV可行的大規模策略。但儘管如此,該療法確實為人們展示了艾滋病是可以被治癒的,同時也加強了使用基因療法作為治療HIV想法的可行性,這仍然是人類醫學史上的重大突破,也為艾滋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Choose color style